“情感传染”的危险
热4已有 364 次阅读 2024-12-08 05:49喜怒哀乐似乎只是个人感觉,哈佛大学心理学家Amit Goldenberg却指出,个人情感受到身处群体的巨大影响。想想参加歌星演唱会的粉丝和政治集会的选民,这个理论并不惊世骇俗。但个人受到群体“情感传染”的特定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自省。
心理学家发现,当经历愤怒、恐惧等负面情感时,身处群体中能让我们感到获得理解,得到支持,感受正面情绪。可是人最容易聚焦负面情感,也就是说好事不如坏事,喜悦不如悲伤、愤怒更引人关注。而且,我们不仅容易高估他人情感的强度,也容易被极端情绪吸引,哪怕大家通常会表示欣赏中立、理性的立场。这种倾向和进化过程人类先祖需要应对周围环境的危险异动才能生存下去有关。
现代环境与原始社会早已大不相同,但“情感传染”依旧存在。1938年美国著名导演Orson Welles虚构一条“火星人入侵”的广播新闻,听众信以为真,相互传播,全美恐慌。2012年脸书做了一个实验,发现用户的情绪是他们看到内容的镜像,正面帖子带来正面情绪,负面帖子造成负面情绪。这是人类进化中养成的模仿环境的思维定势使然。
如今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泛滥成灾,而负面情绪传播如同瀑布下泄、森林大火,愈演愈烈。个人发火只是一时,停下来思考一下可能情绪就会稳定,如同一棵树着火,烧光了就消停了。一旦愤怒在人群中传播,就像点燃了森林中的其他植被,源源不断,难以控制。恐慌或愤怒的人群可能失去理智,搞错目标,给无辜人员造成巨大伤害。
这项研究证实了政客煽动民意的心理基础,值得大家警惕。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