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永远的学生

6已有 739 次阅读  2024-11-15 06:09

孔子、苏格拉底、耶稣有什么共同点?美国韦斯利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校长Michael Roth在新著《学生:一部简史》(The StudentA Short History)中提出,他们都是出色的老师,而且代表了不同流派的教学法,教出了不一样的学生。孔子因材施教,重视和谐,他的学生以他为榜样,但孔子并未给他们提供全新道路。苏格拉底教学生质疑权威,自我反省,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同时保持谦虚谨慎,但也没让学生根据某种教义生活。与他们不同,耶稣的学生都一致认为基督代表唯一正确的道路,因此全身心投入传播福音,发展信徒的事业中去。

 

但本书的重心还是学生。作者指出“现代学生”的概念始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从此时起,学生与过去听命于师父、亦步亦趋的学徒不同,成为能学会独立思考,并因此获得自由的个人。他提到美国几位文化名人,比如女权主义先驱者Jane Addams,黑人思想家W.E.B. Du Bois等,说明现代教育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培养出了对抗传统,深刻思考并付诸实践,改变社会的人。不过,当前语境下,“学生”(student)一词不如“学习者”(learner)更受青睐,因为后者明确提倡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态度和行动。

 

归根结底,作者认为成功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模范学生从学习中找到“真爱”,下功夫提高自己在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分享学到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该终身学习,当好学生。最后,出色的老师能启迪学生,培养人才,而优秀的学生也能给老师带来灵感,促进老师的成长。教学相长,不外如是。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