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北京(三)
热6已有 391 次阅读 2023-09-22 16:07周三下午回到宾馆,整理笔记,回复电邮,准备周四的工作。还修改了一点书稿,也算做了点事。约好晚上5:30和S老师一起吃烤鸭。她是北京人,说要请我尝尝北京特色。我感觉可能因为京菜中非常特别的菜色比较少吧。
下午5点多收到S的微信,说要迟一点到,六点左右。我中午吃得多,并不饿,当然无所谓。六点左右她来了,带我一起出园区的后门,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到达一处商铺聚集的所在。楼与楼之间的过道顶棚用不锈钢搭成棕榈树模样,很有设计感。再一看店名,“全聚德清华园店”,原来这一带已接近清华大学了。S说路上经过的公寓区当时是清华、北大两校最高级的教授宿舍区,叫青旗营,我们到达的这一处商城也在两校之间。她在这家全聚德吃了多次,一直觉得味道地道,而且按季节上新。
进门后发现等座的人不少,幸好S的儿子早就来占座,订了一个小包厢。我们进门,他们熟识的服务员来打招呼,提供服务。S让赶紧上烤鸭,又点了其他一些鸭菜:拆骨鸭掌、火燎鸭心、凉拌鸭肝。一会儿功夫烤鸭上来了。半只烤鸭,先上片好的鸭皮,蘸白糖吃,的确松脆肥腴。接着上卷饼和片好的鸭肉,包上黄瓜丝、山东大葱丝、加上甜面酱和鸭肉。第一卷味道不错,但卷饼容易冷,第二个外皮就发硬了。最后还有一碗鸭架汤。S另外点了红烧肉,玉米汁烫豌豆苗,最后又加了豌豆黄和驴打滚两道点心,让我品尝。味道还都不错。
席间谈到S儿子做的口述家族史,了解了S父母那代人的知青经历。她的儿子是北大历史系四年级学生,正在申请留美读研,向我咨询、打听,我表示可以帮助联系历史领域的美国同事、朋友,他们可以提供更确凿的信息。吃完八点多,在烤鸭店大堂的铜像前三人合影:这是烤鸭大师傅的雕像,手持长杆,末梢挂了一只烤鸭。服务员介绍他们的烤鸭烹饪风格是明炉挂鸭,用枣木做燃料,与便宜坊的焖炉风格不同。S的儿子回忆,小时侯淘气,来吃饭曾摔坏过雕像中的那只鸭子。
S陪我回住处,一路经过一家独立书店,进去逛了一圈。我回到住处已经晚上九点。S这天在中科院开了一天会,晚上还来请我吃饭,想必更辛苦。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