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贴] 占豪:央行双降,中美欧大国货币战争进入中盘

本帖最后由 大胖熊 于 2015-10-24 20:51 编辑

胖熊评论:觉得这篇文章说得不错。中国几大经济战略方针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中欧贸易,中国-东盟贸易,人民币国际化,实体一带一路基础建设,人民币海外核算中心。军事也在闷头创新发展。美国的TPP实际上眼光非常浅短,小圈子内部折腾资源控制和商品产销的分级规划,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宏伟目标和大局创新,也就没有让人欣欣向往的欲望。


占豪:央行双降,中美欧大国货币战争进入中盘X

9月CPI、PPI及3季度GDP增速公布后,其实降息窗口就已打开。

先说CPI。在猪肉涨价对CPI带来的短期压力过后,9月CPI即回到了1时代,接下来3个月的CPI继续维系1时代是大概率的事。CPI的下降表明,我国通胀压力不大,且未来较长时间都不会有太大通胀压力,这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有了更大的调整空间。

再说PPI。PPI持续下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不仅仅是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更重要的是输入性的通缩,即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使得我国进口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降低从而拉低了PPI。这种输入性的通缩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我们购买大宗商品的价格降低了,出口的商品因为价格降低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且出口商品更多的利润留在了中国国内,这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利润和人员工资,增加财富,这当然是好事。坏的一方面在于,如果控制不好,这种通缩压力会导致宏观经济增速压力增大,从而降低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并进一步负面影响经济发展。

PPI的“输入性通缩压力”使得我国需要在宏观调控上把控好。为什么现在政府加大基础建设投资,主要是因为这两点:一是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以更低成本完成更多基础建设投资;二是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有利于消化产能,从而稳住实体经济增速,增强市场信心。

最后说GDP。第三季度的GDP跌破7%,达到6.9%,虽然高于市场6.8%的预期,但仍低于今年7%的目标。根据历史统计,这是2009年以来中国单季度GDP首次破7%。GDP跌破7%表明两点:一是中国宏观经济总体稳健,保持平稳增长,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世界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二是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仍然较大,虽然6.9%的增速只比7%的目标增速低0.1个百分点,但在前两个季度勉强维持住7%后出现这样的情况,对市场心理来说仍会产生较大压力。

3季度GDP在一系列宏观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增速仍较上半年降低了0.1%,其主要原因是3季度的股票市场暴跌,使得金融服务业以及投资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促使GDP增速进一步回落。不过,随着股票市场企稳,3季度股票极端行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逐渐消逝。

上述3点,是宏观经济层面决定降息降准的因素。站在宏观经济视角,上述三点已经决定了中国必然降息降准。当然,就客观而言,降息降准一定程度又维持了房价,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从而增加了政府主导投资的能力,这也是宏观层面对宏观经济有利的地方。降准降息还能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而刺激中小企业为主的民间投资。从央行继续定向降准的幅度看,依然是在主动调控流动性的合理分配。另外,央行降准降息对股市也是重大利好,会推动股市逐渐修复股灾带来的信心压力。总之,央行的双降动作本质上都是基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而做出的预调微调。

但是,上述只能说是一个层面,因为当今世界的经济融合度已决定了国际国内是一盘棋,经济层面尤其如此。中国央行之所以能频频降息降准,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在货币政策上有足够的弹性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相对的健康性。否则,如果宏观经济是高通胀低增长,那货币政策等于是投鼠忌器,当然也就起不到调控的作用了。事实上,现阶段大国的货币政策(包括利率、存准、汇率等)虽然各国官方都不承认这是货币战,但妥妥的已是大国较量,这无论是在汇率层面还是在货币政策层面都可看出端倪。

如果大家注意观察,会发现中国央行在最近两次的降息降准前都有动作。

2015年8月25日降息前,中国扩大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人民币兑美元仅用两天就从6.2:1跌到了6.4:1。虽然之后中国央行花费了不少美元外汇稳住了人民币的下跌趋势,并表示这不是“故意”所为,但中国央行已经对外宣示了这样的信号:1、人民币不会再跟着美元升值,若美元继续升值,人民币将会贬值,这种预期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消失;2、中国有能力控制人民币汇率,就像美国一样;3、如果美国发动货币战,中国奉陪,放开汇率的动作就是一种态度宣示。

中国的这一系列信号意味着,美联储如果加息,中国就让人民币快速贬值,然后一步贬值到位。人民币的贬值必然会带动很多国家的货币快速兑美元贬值,这会导致美元快速升值。中国这种做法,其效果是快速透支掉美元升值的空间。

美元现已处较高价位,美股也处历史高位,美元若因人民币贬值带动更多货币贬值而快速升值,意味着美元试图通过制造加息预期而导流国际资本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就破产了。事实上,这不但会破坏美国原计划靠升值预期来吸引国际资本的目的,还会导致现在美国市场的资本外流。所以,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对美元加息预期是一个杀手锏。也正是人民币的那次贬值,导致美联储将所谓的年底加息预期淡化。

如今,美联储差不多已经宣示今年将无法加息。甚至明年,美国可能都难以加息成功。不但如此,迫于美股的压力,美联储再次搞一轮量化宽松都有可能。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这种货币较量虽很细微,却影响巨大。美联储加息预期淡化后,人民币降息、降准的空间会更大,效果会更好,负面作用也更小一些。

这次双降前,央行则扩大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央行再贷款,市场普遍将这一规则性调整解读为中国版量化宽松,而占豪认为却不那么简单(关于央行的这一政策解读,战友们看参考前几天文章《央行放大招,不仅仅是QE中国版,而是金融革命!》),因为这是一次中国发行货币的革命,这是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其影响将大过2005年的汇率改革。

中国央行货币发行模式的改变,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拥有了超过以往的自主性,将不再受制于美联储等西方央行的影响,中国可以根据自己经济的需要去调整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和货币价格。有了这样的改变,中国就不用再担心美联储加息的负面影响了,因为有了充分的自主调整能力。这一改革的好处在手展开对中国的金融攻击时影响力更大,中国只要有实体经济支撑,就有足够的能力来抵御这种攻击。这一改革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中国不必再担心货币政策用光而无法再释放更多货币,也就是说占豪之前担心的货币政策用尽后美元加息中国无法对冲的问题将不复存在。

有趣的是,就在中国央行双降的同一天,欧洲央行(ECB)表示,如果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威胁到欧元区经济复苏,它将在12月扩大其1.1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计划并下调存款利率。
占豪:央行双降,美中欧大国货币较量进入中盘!

欧央行的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欧盟也在试图用更大的力量对冲美联储加息预期,以降低给欧洲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货币政策上,先是欧央行与美联储分道扬镳,接着中国又和美联储分道扬镳。如今,是欧洲央行和中国央行在主导货币宽松,美联储则在主导货币收缩,这就是一种货币政策的对立,也是大国货币的较量。

占豪认为,大国的货币较量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已可以认为进入了中盘。现如今,无论是欧央行还是中国央行,都已铁了心为推动经济增长而扩大释放流动性。美国此时若加息,面临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在一些资本带着美元离场流入美国后,相关国家必然有经济增长压力和流动性压力,此时恰好可由中国央行释放的人民币流动性和欧洲央行释放的欧元流动性填补。中国主导的这种流动性输入不是简单的货币流动性输入,而是资本与工业投资的双输入(对中国来说则是资本、工业输出,消化过剩产能)。

更为有其的是,现在连平台已构建得差不多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成立的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就可以扮演中国工业和资本双输出的平台,然后用这种资本和工业配套输出的模式带动人民币输出去占领美元离去留下的货币和投资空白。至于欧洲的主要国家,之所以如此积极地加入到亚投行,原因就在于他们一样可以借该平台,利用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来投资亚洲基础设施和因为基础设施投资而带来的其它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中国和欧洲已经建立了非常高的合作水平,中英刚刚也签署了面向全球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英不但呼吁中欧构建自贸区,还要开通伦敦到A股的沪伦通。这些资本通道一旦打开,美元再加息,中国就大规模释放流动性,欧央行也会大规模释放流动性,美元流走带来的流动性孔雀,会在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引下,以亚投行为依托,以中国的基础工业能力为保障,对亚洲的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想想看,到时候中欧合作搞活亚洲基础建设,亚洲经济一旦复苏,美元、美股全部处于高位的情况下,资本会不会逃离美国投入到更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这种预期给美国带来的压力和风险可想而知。在这种预期推演下,美联储加息的风险有多大恐怕美联储自己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占豪的看法是,美联储今年加息基本不可能,明年虽然还会玩加息预期,但保不准迫于美股下跌压力再来一轮量化宽松也是有可能的。

中国经济有压力,但看得到希望,看得到未来,中国的战略行得通,这正是包括亚洲、欧洲国家一边担心是不是会“国强必吧”,又不得不主动投怀送抱与中国合作的根本原因。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经济看似开始复苏,但实际上却根本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已经高度消费化、缺少基础建设投资空间的美国,其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非常值得怀疑。

当然,如果美国在能被广泛使用、有巨大市场空间的高科技领域有了突破,即有了一个可以像当年美国互联网那样的新的增长点,美国就可能实现突破。但问题在于,无论是3D打印、工业4.0、新能源等等,其实都根本达不到当年互联网的影响力。

科技上如果没有大的、有足够影响力的突破,美国经济复苏的西洋镜总有一天会被拆穿。何时会被拆穿,关键在于美国还有多强的支撑力,大国博弈会出现什么新的大的变化。现如今,美国能不能赢得更多主动,恐怕在经济领域已经做不到了,只能在国际政治上寻求突破点。然而,就是在这种时候,普京在叙利亚又给了美国一刀,这个大麻烦又成了美国的新困扰······

现在,中国、欧盟、俄罗斯以及欧亚大陆上的其它国家,在经济上因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融合在一起的可能性越来越高,美国现在是有些干着急却既拿不出高大上的科技突破,也拿不出能与中国“一带一路”匹配对冲的战略,苦恼着却没办法,就只能陪中国玩“新型大国关系”斗而不破。美国玩的所谓的TPP虽然刚刚达成协议,但看看其中条款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是未知数。

中英关系的突破,会进一步推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而每一步落实对美国来说都是难受。未来两三年,请大家注意两件事:一件是中欧自贸区的谈判进程,另一件是欧洲国家解除对华武器禁售。如果这两件事做成了,这意味着中欧开始了完整的对接。一旦如此,可真够美国喝一壶的。

当然,美国也在布局,譬如针对亚太的TPP之后还有针对欧洲的TTIP,但到底谁能搞得过谁,这还真有的一看。因为,对中国来说,TPP现在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与东盟已经有了自贸区,且正在升级成中国东盟自贸区2.0。而且,为了对冲TPP的负面影响,东盟首先就提出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在TPP签订协议后,RCEP谈判进程必然加快,一旦谈成TPP将基本没啥用处了。而为了孤立中国的TTIP,一旦中欧自贸协定也开始谈判并推进签署,那么美国试图通过TTIP在经济上控制东盟也将不太可能。现在的格局是,美国战略上有些被动。

当前,大国货币政策和国际局势,虽然不在一个层面,但都是大国博弈。大国较量、经济发展现实以及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融合交织,给我们呈现出了当前的国际局势和经济现实,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分析,然后再将这些不同层面给整合起来观察,会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思路和推论。占豪在这条路上探索,会随时将自己的思考成果与战友们分享。
1

评分人数

我有点不理解。

如果在一带一路的国家里能够通过基建工程来消费资金流动性,根据上文作者的说法,美元如果加息,美金将流出这些国家而进入美国,中国释放的资金流动性将填补美金流出的空间。如果这些国家的基建工程是肥牛,为啥美金会流出这些国家?搞工程的回报难道还比不上美元加息的回报?
而如果基建工程回报率不高,那就是亏本工程。我们又为啥要进去填补空缺?
美国加息无了期呢
习惯很容易破坏的
耐心,耐心,必须要学习的
戒躁
我觉得他讲的不错啊。美国联储升不升息实际上被主导了。
著名婚姻咨询大师
一见美女就头晕!
X占豪是五毛,经常发表一些五毛看法,用带有色眼镜的政治立场去解读经济活动,经常得出很high,我党很英明的结论
1

评分人数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