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真不是罪 于 2009-8-28 01:46 编辑
我也是福建人
福建风味小吃也很多
比如锅边,
锅边的制作材料:
大米2500克,蛏干75克,香菇50克,丁香鱼干、虾皮各150克,葱125克,蒜125克,虾油750克,花生油50克。
锅边的特色:
色泽洁白,浆皮质嫩曲卷,味道鲜美。配蛎饼、韭菜酥同食,其味别致,是福州佳点之一。
教您锅边怎么做,如何做锅边
1.将虾皮装进小纱布袋里,扎口,放入锅内,加3000克水,用中火熬成虾汤。蛏干泡发洗净,丁香鱼干去掉杂质,香菇泡发洗净,切条。葱、蒜洗净,切成寸段。以上各种原料均分成3份。
2.大米用清水浸泡2小时,洗净捞起,加清水4000克磨成米浆,均分成3份。
3.直径约93厘米的大锅置旺火上,加清水1000克,烧至七成热时,在锅的内边一圈抹匀花生油后,舀入米浆一碗(约900克),由左向右绕锅边一圈,盖严盖,约3分钟后揭盖,见锅边的米浆烙熟起卷时,用锅铲将烙熟的米浆铲入锅里,此时,再掺水500克,依此法分4次将米浆绕浇完,当绕浇完第4次后,放入辅料1份、虾皮汤(1000克)、虾油(250克)煮熟,盛在另一锅里。剩下的2份米浆和辅料等按第1份制法。
锅边的制作要领:
1.烙制时要用小火,不宜用旺火;
2.煮熟后要用微火保温。
又比如豆粉糍

豆粉糍的制作材料:
糯米2000克,粳米、黄豆各500克,白糖750克,黑芝麻250克。
豆粉糍的特色:
制法别致,外圆内空,糯柔嫩甜,豆香浓郁。
教您豆粉糍怎么做,如何做豆粉糍
1.将糯米、粳米磨成浆,倒入布袋压干水分。
2.黄豆去掉杂质,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放入锅内用旺火炒至胀裂,取出晾凉,磨成豆粉。芝麻洗净,沥干水分,下锅炒熟,与豆粉、白糖600克拌匀,盛在平箩里。
3.锅内加清水烧至八成热时,将干浆掰散,分成六份,每份加少量清水揉成粘浆团(米时剂),搓成圆长条,摘成20个剂子,每个用手捏成外圆内空的小球形,放入锅里煮沸,待米时剂浮起水面时,用漏勺捞起,沥于水水,倒入平箩滚匀豆粉,吃时装盘再撒些豆粉、白糖2.5克即成。其他5份按此法制成。
豆粉糍的制作要领:
煮制时间不宜过长,以煮至浮起水面为宜。
还有鱼丸,肉燕,牛滑,捞化不胜枚举
鱼丸、肉燕可谓是过口留香!

真正的鱼丸,看好了哦,鱼肉和成的皮,里头的馅是精加工鲜肉,非常可口

肉燕和馄饨的结构差不多,不过肉燕的皮是鲜肉和面粉放在一起做成的,馅也比北方的馄饨大得多,好吃得多,燕皮丝,就是肉燕的皮切成一条一条的,非常可口。

牛滑:是用牛肉切细剁泥,和以勾芡,然后用手一小块一小块地揪下来扔到牛骨汤里煮熟,连汤装起一碗,入口滑润,口感一流,牛骨熬汤又特别香,加盐加醋加鱼露还可以随个人喜好,所以很受欢迎,“达道牛滑”几乎成了招牌.

捞化:是用牛骨汤打底的还有一种叫“捞化”,望文也可生意:“捞”出点可以“化”的东西;其实这“化”是福州人称“兴化粉”的米粉,把米粉用凉水泡软后在滚水里“捞”熟,泡进牛骨汤里,洒上葱花、味精,这叫“光化”,如果配以同样“捞”熟的鸭肠、猪血、肝片、腰子……等等泡在一起吃风味更佳,名字也改叫“鸭肠化”“猪血化”……等等。
~~~~~~~~~~~~~~~~~~~~~~~~~~~~~~~~~~~~~~~~~~文字图片资料我是通过网络找到的,还有很多美食等我有时间再找一下发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