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推荐]
在原始佛教中菩萨与阿罗汉到底是什么意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恐慌小猪
时间:
2010-9-25 12:08
标题:
在原始佛教中菩萨与阿罗汉到底是什么意思?
问:我看菩萨理想,是在难以证得四果阿拉汉时,将希望留到下一世而产生的。
答:你这个想法并不正确。因为,一切即将被佛陀授记为菩萨的人,都必须拥有这样的能力:能够通过聆听一尊佛开示一首四行偈,就证得四果阿拉汉,连同六神通及四无碍解智。而那些能够证得四无碍解智的人,又必须要具足以下五项条件:一、证悟:证悟阿拉汉道果或其它道果。二、精通教理:学习佛法教典。三、听闻:专心恭敬地听闻佛法。四、质问:谈论经典与注释中疑难的段落和解释。五、先前的修行: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
在这五项条件中,第一个条件必须在证得四无碍解智的那一世成就,而其它的四个条件,则必须在过去世里已经成就完毕。因此,在还没有成为菩萨之前,他就必须成就了后面的四个条件。
而在获得佛陀的授记之后,菩萨必须在没有导师的引导之下,自己省察应该修习什么波罗蜜,就有如须弥陀隐士(释迦佛的过去世)所做的一般。为何菩萨能够无师自通地省察诸波罗蜜?因为他在许多的过去世里,已经学习了佛陀的教法,也因为他已经证得了宿命通或行舍智。在因缘成熟时,也就是说在他遇到一尊活着的佛陀,以及发了成佛的至上愿后,波罗蜜思择智就会在他心中生起,令他得以省察十波罗蜜。然后,他必须再以至少四阿僧袛及十万大劫的时间实践十波罗蜜,只有如此修行之后,他才能够成佛。所以,不单只成佛难,即使要成为菩萨也很难。
为什么呢?因为此人若要当菩萨,必须先发至上愿,而具足发至上愿的八个条件是:人身、男性、因、遇见佛陀、出家为相信业力果报的沙门、具备了八定五神通诸德成就、愿为佛陀奉献自己的生命、及拥有极强之欲想证悟佛果。因此,能够获得佛陀的授记,是相当不容易的事。这里的第三个条件‘因’,是指:已证得所需的助缘、因缘。即使是男人,他所发的至上愿必须在具足所需的助缘之下才有效,意思是他必须具足所需的基础,否则即无效。此因是指他必须有能力,在听佛陀开示一首有关四圣谛的偈的当时,或刚听完时,即证得四果阿拉汉。他必须拥有足够的波罗蜜,才能具备如此证悟阿拉汉果的条件。在还没有被佛授记为菩萨之前,他应该如何累积这些波罗蜜?于《巴利经藏》的《中部注疏》提到:一、他在佛陀座下出家;二、他清净自己的戒;三、他学习佛陀的教法;四、他修止禅直至证得四禅八定;五、他修观禅直至获证第十一观智——行舍智。这些是所需的助缘、因缘。但在波罗蜜圆满之前,他并没有致力于证悟道果,因为那会断了他所修的菩萨道。
关于发成佛‘至上愿’的其他七个条件,(一)人身:只有得人身者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龙、金翅鸟等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它身与必定以人身证得佛果的佛陀不相符。诸位,如果你们有足够强的愿或善欲想要成佛,你们可能会在未来成佛。但应当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若愿望就是马儿,乞丐就可以骑马。”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是发个愿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那么,穷人很快就会变成富翁了。所以,只凭发个愿是不可能证得佛果的。你们必须通过舍弃一切财富、肢体与生命去圆满十波罗蜜。如果这么做,你们就有可能会在未来成佛。
(二)男性:对于已得人身者,只有男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女人、黄门、无性人及阴阳人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必定是男性的。就有如佛陀在《巴利经藏.增支部.一集》里所说的:“诸比库,这是不可能的,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即女人能够成为正等正觉的佛陀……”
(四)见师;遇见佛陀:这是指遇到佛陀本人。只有在一位活着的佛陀面前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当世尊证般涅盘之后,在佛塔前、菩提树下、佛像前、辟支佛前或佛弟子前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对象缺少了确定该愿的能力。
(五)出家:只有出家为佛教比丘或相信业因与业能生报的沙门,在佛陀面前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在家人所发的至上愿并无效。为什么呢?因为在家身与佛陀的出家身并不相符。在最后一世时,伟大的菩萨必须在出家之后才会证悟佛果,而不会还是一个在家人时即证悟。所以在发那至上愿时,只有具足了所需素质的出家人所发的愿才会有效,而证悟佛果所需的特别素质,只能存在于梵行的出家人。
(六)德成就:即证得神通等圣洁的品德。因为只有拥有八定与五神通的出家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八定是四色界禅定与四无色界禅定。五神通是神变通、天耳通、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宿住随念)。没有这些素质的人,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伟大的菩萨必须具备所需的助缘与五神通,以便在发至上愿之后,有能力独自的、无师自通地省察应实践的诸波罗蜜。
(七)增上行:这是指完全地奉献。只有具足了上述的素质,而且能够完全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给佛陀的人,他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
(八)极强之欲:即想要成佛的极强之善欲。拥有上述各种素质的人必须也拥有极强之善欲想要证得佛果。只有如此他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不然则无效。以下的譬喻形容了那想要成佛之欲必须强到什么程度: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臂之力游过整个充满水的宇宙而到达彼岸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足之力走过整个充满无火、无烟但烧得火红的火炭的宇宙而到达彼端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足之力走过布满尖锐锋利之剑的宇宙而到达彼端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臂之力,在一整个长满有尖刺之藤的宇宙斩出一条道路而走到彼端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如果他听人说:“只有在地狱里被折磨了四阿僧袛与十万大劫之后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具足上述八项条件之人所发的至上愿,是具备这八项条件而生起的善心。它的特相是决意要证得正等正觉;作用是渴望:“愿我能够证得正等正觉,以及带给一切众生幸福快乐”;现起是作为菩提资粮的基因;近因是大悲心,或是具足了一切必备条件。由于其目标是不可思议的佛境,以及整个宇宙无量众生的福利,所以应视它为最优越、最殊胜的福业,具备了无量的潜能,是一切导向成就佛果之法的基因。在它生起的那一刻,那伟人即已步入了大菩提乘之行道。他的终点已定且无法改变,所以他恰当地获得了“菩萨”的称号。其心已完全投入于成就正等正觉,而其圆满一切菩提资粮的能力已具足。当所发的至上愿成效时,伟大的菩萨得以单凭自己的能力,去引发正确地探索诸波罗蜜的“波罗蜜思择智”,而此智,则是他未来证得一切知智佛陀的先兆。他实践其行道,顺次地圆满诸波罗蜜,就有如须弥陀智者,在发了至上愿之后所做的一般。
有些佛友可能会问,我们的释迦菩萨,是如何才能具足上述八项条件,而发出至上愿并获得燃灯佛授记的?根据《巴利三藏》及义注:释迦菩萨在还没有被燃灯佛陀授记之前,他就已经在超过两万亿尊的佛陀面前,发过愿要成为佛陀。据《巴利三藏》《小部.耶输陀罗长老尼譬喻》的记载,未来的耶输陀罗(释迦菩萨的妻子),也有在那么多尊的佛陀面前,发愿协助他修习菩萨道。
即使在还没有被授记之前,我们的释迦菩萨,已经通过舍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外在财物、金钱、妻子、儿女、王位、肢体与生命,来实践十波罗蜜善业资粮。释迦菩萨于诸多的过去世里,所布施出去的眼睛,已经多过天上星星的数目。如果把他舍弃的身体堆积起来,那要比须弥山还要来得高。而且,他还在许多尊过去佛的座下出家、清净自己的戒、学习佛陀的教法、修止禅直至证得四禅八定及五世间神通,以及修习佛法观禅直至行舍智。
他就是这样精进地实践十波罗蜜,以便能够获得佛陀的授记而成为菩萨。当他身为须弥陀隐士,以及遇到燃灯佛时,他已具足了发至上愿的八项条件,即:人身、男性、因、遇见佛陀、出家为相信业力果报的沙门、具备了八定五神通诸德成就、愿为佛陀奉献自己的生命、及拥有极强之欲想证悟佛果。如果他愿意的话,他有能力在燃灯佛还没有讲完一首四行偈之前,就证得四果阿拉汉,连同六神通及四无碍解智。这并不是须弥陀隐士(释迦菩萨)特有的能力,而是一切即将被佛陀授记为菩萨的人,都必须要拥有的能力。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f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