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学生过剩却找不到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Brainteaser    时间: 2009-12-14 13:02     标题: 大学生过剩却找不到工作

大学毕业生汹涌而来,大学生过剩已经成为一个令上上下下都头疼的问题了。但是这多少让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我们的大学毕业人数比例同其他国家相比,同未来发展需要相比都应该是非常低的,怎么就已经过剩了呢?

“过剩”可能确实是个假象,只要你去广大的农村看一看,就会发现,哪里有大学生过剩?而是严重的大学生人才不足。

大学生过剩还是不足?

在城市中,相对于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工商制造业和城市服务业而言,大学生确实是太多了,是真实的过剩。以至于我们开始讨论“让大学生卖肉”、“让大学生去殡葬场”该不该,虽然这些工种大学生没有什么理由不能干,但问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相对于个人所做的投资和收益而言,是不是太浪费了呢?这些事件其实不过是城市中大学生过剩的标志性事件而已。

按理而言,依照我国世界工厂的定位,工商制造业应该是大学生人才就业的主渠道,我们拥有世界最为庞大的制造业,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无论如何都可以找得到工作的。更何况直到目前大学毕业生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5%。但是事实上却事与愿违,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并没有带来大学生就业的同步增长。除了大学扩招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经济增长中科技的贡献率太低,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贡献,结果是一边“民工荒”,一边却是大学生过剩。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失业过多其实是整个国际化的产业分工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源于我们错误地理解了我们的产业状况的结果。所以这种大学生过剩准确的说是相对城市需要过剩,相对制造业需求过剩。

但是,另一方面,与这种需求过剩同时存在的却是大学毕业生严重不足。县以下,尤其是广大的乡村,难以留得住大学生。

那么这种需求是不是对大学毕业生真正有效的需求呢?首先看,农村对技术的需求,包括种养殖技术、市场拓展和信息服务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其次,农村的医疗卫生、防疫治病技术人才是缺乏的;再次,农村社区治理需要好的乡村组织人才;最后乡村教育人才和乡村文化人才也是大量需求的。所有这些内在的需求,在中央政府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口号的推动下已变得实实在在,变得非常迫切了。新农村建设仅靠村民来做肯定是不行的,需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介入,大学生将有机会在此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农村的大学生人才需求因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需要而变得更为清晰和真实。

大学生有可能到农村去吗?

然而,与这样庞大的需求相比,能够满足农村需求的大学毕业生却少之又少。

时至今日大学生们仍然没有到农村就业的心理准备,我们可能更多倾向于埋怨学生没有报效家乡的反哺观念,但是问题应该主要不在学生身上。更为复杂的因素其实还是发生在教育本身和社会环境上,学生的原因反而更少一些。

这种基层就业的困境是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是心理上的因素造成的,也是教育导向的原因,但是更大的原因还在于现行整体政策的安排。现在的同学更多的不是趋向于责任和基层,而是向往安逸和城市,他们因此形成了一种认识:到城市是一种进步,而到农村却是一种落后。但是这种心理问题,毋宁说更是认识和教育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理念基本上是把大学毕业生需求定位在城市,无论是从专业设置还是大学毕业生的心态上,都是以城市为目标的,自然我们大学生的未来出路也是面对城市的,只有在城市找到了工作才算就业。乡村是在视野之外的,既在教育的视野之外,也在政策的视野之外。

一个农民子弟大学毕业生如果真的选择去农村就业,他至少要过这样的三关:

第一关,就是他本人的心理关,他要战胜自己,说服自己到农村去。这个决定一般还比较容易做出,心理关总是无法抵抗现实利益的推动,个人的得失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看得清的。

第二关,是家庭关,家里和亲属的意见一般会非常强烈反对回乡。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孩子而言,好不容易可以成为城市人,回来是没有出息的、不可思议的。

第三关是现行政策关,就是他要权衡由此带来的实际利益的得失问题,比如是不是因此就改变了命运,有没有更改重新选择的机会等等。
作者: Brainteaser    时间: 2009-12-14 13:03

三关里面除了个人心理和社会认识上的因素外,更大的问题是政策的安排,这个政策安排影响前两个因素,所以政策安排是核心因素。这种政策带来的影响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身份损失。他需要把户口落在农村或者家乡那个小乡镇,按照现行政策安排他将成为那个乡镇的农村人(即使是非农户口),属于大城市市民的众多好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等都不会有,甚至还包括未来的发展以及爱情;第二方面是经济损失。一个人就是在城市里洗盘子推销,一年下来,正常的收入也会有近万元,更何况还可能有意外的发展机会和教育训练机会等,如果在农村中的收入按照每亩地500元纯收入,种十多亩地,也才有这个数目,而且要面临辛苦劳作和市场风险等等;第三方面是出路狭窄。现在能够看得到的给这些愿意到农村去的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还很少,很多到农村去的学生回来后一致认为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事实上,我们一定要回答,除了因为解决就业压力,我们安排他们去还为了什么?我们有什么更好的渠道安排他们去做这些事情呢?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f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